人物簡介
張海迪,1955年9月17日在濟南出生。5歲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特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家中自學完成中學課程。15歲時,張海迪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城農村,給孩子當起了老師。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後來,張海迪還當過無線電修理工。她雖然沒有機會走進校園,卻發奮學習,學完了小學、中學的全部課程,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和德語以及世界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先後翻譯了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編著了《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籍。從1983年開始,張海迪創作和翻譯的作品超過100萬字。為了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她先後自學了十幾種醫學專著,同時向有經驗的醫生請教,學會了針灸等醫術,為群眾無償治療達1萬多人次。1983年,《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張海迪名噪中華,獲得兩個美譽,其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鋒”,其二是"“當代保爾”。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億萬青年非常關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問題。鄧小平親筆題詞:“學習張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共產主義新人!”隨後,使張海迪成為道德力量。張海迪現為全國政協委員,供職在山東作家協會,從事文學創作和翻譯。
人物履曆
1995 年,她曾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參加了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
1997年,被日本NHK電視台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張海迪曾當選共青團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並長期擔任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團委員,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山東省青年聯合會副主席等職務。
2008年11月13日,張海迪當選新一屆中國殘聯主席。
2014年10月6日,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在激烈的競爭中,以其社會影響力和個人魅力當選新一屆康複國際主席。
2016年8月3日,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2016年裏約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成立,中國殘奧委會主席張海迪任代表團團長。
2016年8月31日,張海迪確認將出任康複國際主席。
2016年10月27日,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在英國愛丁堡舉行的康複國際世界大會上正式就任康複國際新任主席。
2017年6月19日,張海迪獲國際殘奧委會主席參選提名。
2018年3月2日,張海迪擔任平昌冬殘奧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團長。
2018年3月1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張海迪當選全國政協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2018年5月,任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任免信息
2018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公布調整國務院殘疾人工作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張海迪任副主任。
人物榮譽
榮譽稱號
1981年獲莘縣廣播局先進工作者;
1982年獲聊城地區“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1982年獲聊城地區“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3年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模範共青團員”稱號;
1983年山東省政府授予“勞動模範”稱號;
1983年3月7日共青團中央授予“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1983年山東省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3年全國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89年中宣部授予“優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稱號;
1990年山東團省委授予“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1991年中國殘聯授予“自強模範”稱號;1992 年濟南市政府記大功一次;
1993年全國婦聯授予“巾幗建功標兵”稱號,並再次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
1995年山東省委宣傳部授予“模範黨員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7年山東省委宣傳部授予“十佳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7年被日本 NHK 評為“世界五大傑出殘疾人”;
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2001年被新華社《環球》雜誌評為“環球二十位最具影響力的世紀女性”;
2010年4月28日,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正式公布的首屆“中國心靈富豪榜”中,入選“心靈富豪風雲榜”十大人物;
2011年4月2日,e活網最佳顧問獎。
2013年3月24日,張海迪因其在文學創作領域的傑出成就和為推動中國殘疾人事業進步所作貢獻,被英國約克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獲獎情況
1983年3月7日,團中央舉行命名表彰大會並授予張海迪“優秀共青團員”光榮稱號,並作出向她學習的決定。
1992 年中國作協莊重文學獎;
1994 年全國首屆奮發文明進步獎長篇小說一等獎;1997 年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
1998 年獲山東省“精品工程獎”和“山東省十佳文藝工作者”稱號;
1998 年全國第二屆奮發文明進步圖書獎和個人特別獎;
1999 年全國第三屆優秀婦女讀物獎;
1999 年全國第四屆外國文學作品優秀圖書獎;
2002 年10月長篇小說《絕頂》被中宣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署了列為向“十六大”獻禮重點圖書;
2002 年 12 月《絕頂》獲全國第三屆奮發文明進步圖書獎;
2003 年 10 月《絕頂》獲首屆中國出版集團圖書獎;
2003 年 12 月《絕頂》獲第八屆中國青年優秀讀物獎;
2003 年 12 月《絕頂》獲第二屆中國女性文學獎;
2003 年 12 月《絕頂》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圖書;
2012年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獲“亞太殘疾人權利領袖獎”。
經典語錄
1.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隻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風帆。
2.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3.即使翅膀斷了心也要飛翔。
4.我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不願意一生無所作為,做一個無聊的人。不多學些東西,我就不舒服。我願把我的一生獻給我喜愛的事業。我的腿雖然不好,可是多年我一直是那樣的樂觀,對美好的生活充滿激情。
5.我像顆流星,要把光留在人間。
6.在人生的道路上,誰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戰勝它。戰勝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強者。
7.像所有矢誌奮鬥的人一樣,我把艱苦的探尋本身當做真正的幸福。
8.一個人要奮鬥,內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總是依靠別人鼓勁是不會長久的。
9.在困境裏,要樹立信心,相信一切都會過去,還要自我鼓勵,以樂觀的心態戰勝困難。
10.天才都是在痛苦中誕生的。
11.今天我們的生活依然需要澎湃的激情,一個人有了激情才會熱愛生活,才有生活的動力。
12.如果沒有不斷更新的愛情,婚姻的花朵就會枯萎。
13.假如真的有假如的話,我是一個健康的人的話,我想我會做的比,比今天還要好。
14.如果我能站起來的話,我想我試試跳舞,真的,這是我內心深處的一種最大的願望。雖然我這麽多年沒有跳過舞,但是我一直沒有停止生命的舞蹈,我想生命的舞蹈可能比現實的舞蹈更美麗。
15.作為女性,應該寵辱不驚,或者說榮辱不驚,這是一種人生境界。
16.當你突然麵對那麽多的閃光燈、笑聲、掌聲,調整自己最重要,該做什麽還是做什麽,必始終像一泓碧水,那麽藍,那麽深。
17.我感謝生活給了我一支能說話的筆,它讓我去傾訴了,去抗爭,我不僅活著,而且在寫作中放飛了心靈。
18.我們活著,就要為人民做事。
19.隻要心還在跳,就要努力學習。
20.我不能碌碌無為地活著,活著就要學習,就要多為群眾做些事情。既然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們,把一切奉獻給人民。
21.即使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來。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